空壓機的余隙容積是什么
發布于2022-05-20 點擊數:351
由于空壓機結構、制造、裝配、運轉等方面的需要,氣缸中某些部位留有一定的空間或間隙,將這部分空間或間隙稱為余隙容積。(又稱有害容積)。空壓機在以下幾個部位存在著余隙容積:
1、活塞運動排氣終了時,其端面與氣缸端面之間的間隙;
2、氣缸鏡面與活塞外圓(從端面到第一道活塞環)之間的間隙;
3、由于氣閥至氣缸容積的通道所形成的容積。
氣閥本身所具有的容積,如閥座的通道、彈簧孔等空壓機的余隙容積,有的是結構上的需要,有的是難以避免的。如活塞運動到排氣終了位置時,其端面與氣缸端面之間的間隙,主要是考慮到以下幾個因素:
1、活塞周期運動時,由于摩擦和壓縮氣體時產生熱量,使活塞受熱膨脹,產生徑向和軸向的伸長,為了避免活塞與汽缸端面發生碰撞事故及活塞與缸壁卡死,故用余隙容積來消除。
2、對壓縮含有水分的氣體,壓縮時水分可能集結。對于這種情況,余隙容積可防止由于水不可壓縮性而產生的水擊現象。
3、制造精度及零部件組裝,與要求總是有偏差的。運動部件在運動過程中可能出現松動,使結合面間隙增大,部件總尺寸增長。
有關氣閥到氣缸容積的通道 所形成的余隙容積,主要是由于氣閥布置所難以避免的。在壓縮機工作時,余隙容積使進氣閥吸入的氣體體積減少了,相應排氣量降低了,所以在設計氣缸時,要預先考慮到余隙容 積對排 氣量的影響。設計壓縮機時,在考慮到生產率、制造、裝配和安全運轉等情況下,應盡量使余隙容積小些。但有時為了調整活塞力,相應加大些余隙容積。